第(2/3)页 “正是!皇叔若是没有这几位将军在,未必能有今日,特别是那赵栩将军,仁义无双,文武双全呐!” “嘘,快闭口,天子和皇叔过来了!” …… 望着这众头攒动、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不只是刘协,刘备也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几年前黄巾之乱,被别的诸侯漠视,瞧不起的遭遇,一时间内心波涛汹涌,有些按耐不住。 走至高台之前,刘协身着龙袍、拉着刘备的手下车。脸上挂灿烂的笑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协不是一般的高兴。 待至高台前,按规矩,王允先唤各路诸侯或诸侯使者依次向天子三叩九拜,行觐见大礼,礼毕,献帝刘协也一一赐座。 看哪高台,台顶高八丈八尺,呈六边形,每边各六丈,方圆刚好三十六丈。台中心是一土坎。坎呈方形,四边各八尺八寸,深八尺八寸。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这高台是由许多百姓主动帮忙建成的,许多百姓感激刘备,自愿帮助修建高台,青州来的许多商贾也带了一些所需的材料来,因此也没费多大劲。 在刘协的一声喝令之下,旌旗猎猎,长号声声。 杨彪宣加冕誓仪式开始,刘协携着刘备走上高台,朝廷文武大臣、赵栩、关羽等跟随身后;各依文武之分列在左右。 大儒学士郑玄手持圣旨,于高台上高声喝道:“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同应,或忠义奋讨……皇叔刘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扫除寇难,匡复王室……等等功绩,特封刘备为大司马,中兴王——。” 待郑玄读完,右丞相杨彪健步走上高台,双手奉上特制的大金王印玺,左丞相王允奉着双龙戏珠王冠。 献帝刘协先从杨彪手中接过王印,到刘备面前,垂泪道:“皇叔,王印玺在此!” 刘备急忙跪下,双手奉上,说道:“不才刘备谨接陛下所授王印。” 待刘备接过王印,刘协即拿过王冠,戴于刘备头上,豪华的王冠配着刘备一身王服蟒袍,更添风采。刘备戴过王冠,手捧着金印转身朝南面向台下时,锣鼓声骤然响起,台上台下,旌旗招展,万头攒动,呼声雷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