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句话有点类似于后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一些观点,任何价值或者评判事务总是相对的。事情到了最坏的时候,就必需转好;事情到了最好的时候,就必需变坏,是谓:“否极泰来,物极则必反。” 世间万物保持着玄妙的平衡,就象黑夜和白天,冬季和夏天保持着平衡一样。没有对好的东西的崇尚,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若是人与人之间没有竞争,那永远的和平会到来,而到那时,似乎一切都又没有意义了,这样,人类也必走向灭亡。所以…,战争与和平永远是相对的,相辅相成,没有战争,也就没有和平吗?要终结这个乱世,难道也只有战争可以解决? 赵栩在思考中又陷入了一个围成一个圆圈的坑中。生命都也不过是个流动的过程,没有死,那么生便无所谓然,为生而高兴,为死而哀伤,这却是人情使然。最终能终结乱世的只有情吗?难怪老子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天下至柔之物,是谓“情”吗?赵栩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难题,这老子的思想跟自己前世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某些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唯物主义哲学起源于西方,但《道德五千言》等道家思想又远远早于西方思想诞生,涵容着西方的这些思想,又远远在时间上又超越了他们。 想到这里,赵栩停止了。不禁暗自得意的笑了起来,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惜一千多年之后,国力衰落,以至于被西方列强欺凌,这也就算了,后来还被东瀛小国日本打下了大片的国土;虽然最后还是没有亡国,再一次强大了起来,可惜弊端有点多,国家国民中出现了空前的崇洋媚外者,只看的到自己祖国的短处,反而一个劲的媚外,似乎在这些人眼里,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殊不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博大精深的文化,绝对不弱于后世的外国文化,连不少外国学者都十分推崇华夏的传统思想;只可惜被有些国人摒弃了自己最好的东西。 “哎!”赵栩重重地叹息了一声,抖擞精神,暗暗发誓定要改变一千多年之后的局面,决不容许华夏民族被欺凌。将手中的《道德五千言》放到了一边,然后找到两本《孙子兵法》和《六韬》来看,要想改变后来,如今自己应该多看的书就是兵书了,只有能力足够大,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改变结局,现今要做的,就是先帮刘备完成霸业了。 赵栩自己并不想做改变未来的人,只想作为牵引人,推动历史的发展,就犹如一座风车,需要风来推动他,而赵栩,更愿意作为风来牵引。赵栩正想着,突然门外一阵嘈杂声响起,将赵栩的思路打断。 谁啊!早不来,晚不来,真会挑时候。赵栩没好气的暗骂道,当下走出书房去看来人。出去一看,却是张飞、赵云、关羽、陈到、典韦还有张辽、张颌几人在外面嘈嘈嚷嚷的,赵栩家中的管家已经准备好了茶水招待他们。 赵栩直往众人那走去,侧面王勇直面奔来,一脸不爽的样子,赵栩叫住王勇,问道:“和尚,怎么了,一脸颓废。” 王勇顿了一会,突然朝着赵栩恳求道:“将军!请您收我为徒吧,教我武功。” “怎么回事?慢慢说。”赵栩一脸茫然,说道。 “唉!别提了。”王勇没好气的说道:“俺就一身蛮力,武功也不高,就将军你提出的开设武馆,俺便想着去拜哪位武功高强的将军为师,可是,唉!俺还没找到,周仓兄弟却拜了黄老将军和关二将军为师,气煞俺了。” “哈哈哈!”赵栩哈哈大笑,“就为这事烦恼?我说你,我都在这,干嘛不来找我?” 王勇苦着脸说道:“不是将军你说过俺没有天分,不适合练枪吗?将军你又是使枪的,俺怎么来找你?” 见王勇误解自己的意思了,赵栩心里微微发笑,拍着王勇的肩膀,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要找师父的话,来找我,我帮你找。” “真的!太好了!将军您的大恩大德,俺永世难忘。”王勇激动的跳起来。 王勇是个老实人,直性子,也不会说话,自己想找个好师父自然是难。再加上,周仓虽然也和王勇差不多,但周仓武功底子比王勇高,在用刀的天赋上也强于王勇,黄忠和关羽看在周仓实诚,也用刀,又看着赵栩的面子,收他为徒也不奇怪;可王勇就不一样了,王勇的武功底子几乎为零,只靠着一身蛮力,用刀也是只会劈砍,没有半点招数,对于王勇来说,只能学直来直往的招数,连张飞的矛法都有巧劲,也不适合他;有了!最好的人选,就是典韦了。 赵栩想了一阵,说道:“我有个人选,他的武功即合适你,性子也和你很像。”赵栩说罢,王勇还想问是谁,赵栩却不由分说,直接拉着王勇,往关羽、赵云那边走去。 赵栩挥手叫着众人,关羽等看见赵栩,都向着赵栩打招呼,赵栩走近,看见除了关羽之外,其他几人都有点丧气的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