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游动炮战术-《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赵烨再看了第一次的测试之后,还是觉得这个反应时间太长了,在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就开发出了这个东西。
他把图纸画出来后,就找人连夜出发,返回京城厂里做出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并不太复杂。它能够在小范围内,通过定位车或者信号中转车交互一些简单的数据。
赵烨把一台计算机整合到了“火炬”中转车内,让他在得到定位信号以后,能够根据提前设定好的火炮阵位,自动计算出火炮的参数,然后把这个参数发送给特定的接收机上。
而接收机同样可以把自己这边的一些简单信息发送给中转车。
这样一来,中转车就不单单是信号中专的作用了,他的功能几乎提升为指挥车。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炮兵就被分散了开来,一个炮兵排的两三门炮组成一个阵地,各个排之间相距几公里远。再观察员测定目标后,在各个炮兵阵地上的指挥官迅速就能在各自的接收机上,看到目标的坐标和自己阵地的火炮参数。
于是,迅速调整火炮,等到接收机上传来射击的命令,立刻就拉响了火炮。
这次火炮射击,用上的都是测试弹,而这边的人员,也在炮击的时候躲进战壕,停止的时候出来测量弹着点的散布特征。
来来往往又折腾了一个多月,赵烨他们这帮人,帮助炮团研究出了这种游动炮战术。
火炮布置分散,快打快撤,保持移动,这样就能避开敌人的空中优势。打破了炮兵在现代战争中,开炮就暴露位置被飞机炸,不开炮又发挥不了火炮的作用的窘境。
这一天,赵烨觉得这边的测试也差不多了,装备在测试中还是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不是在这里就能解决的。技术装备么,总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进步的。没有那样东西能用一辈子。
“赵团长,我今天是是来告辞的。测试的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该收集的资料也收集完了,我们也要回去了。感谢你和炮团这段时间以来的配合。”赵烨一进门,就对着正站在地图前的赵团长说道。
“这就要走?咋不多待些日子?我正好想了一个新点子,正想找你说说呢。”赵团长听到赵烨要走,立马就有些不舍得放人了。这家伙真是个人才啊,好多东西想到就能做出来,做出来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当兵,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团长,我们总不能一直呆在这儿啊,京城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呢,装备改进的事情,我们在这里也是无能为力,不过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把新装备弄出来,第一时间给伱们送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