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分组最后一场-《男排,男排》
            
            
            
                
    第(2/3)页
    “李峰……”
    “小伟……”
    “小温……”
    “老周……”
    “……”
    林幕淡然间的一个个拍过队友们的肩膀,包括替补队员在内,他分别的询问了个遍。
    迎着林幕的目光,每个人都跟着狠狠的点了点头。
    “那行,来……”
    林幕满意的点点头,伸出了右手招呼了身边了队友,接着一只只的手伸了出来,一层层的搭了上去,齐声的一句高吼,“蓬蠡队,必胜!”
    “哔~”
    一声哨响,两队首发的球员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登上球场,比赛开始。
    第一局比赛,渝城八中先发球。
    林幕躬身双手扶着膝盖,自从其他其他球队开始较劲般的有意识对他多针对开始,他哪怕是在前排,接发球局中也很少让自己处在完全的观察位游离在外。
    从球队整体和个人意愿,其实他更希望别人能多给他一些针对,不但可以分担队友们的压力,同样,这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锻炼。
    他喜欢这种通过比赛一步步夯实自身基础,发现和领悟的感觉。
    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收获积累,他的技术增强,他的存在感变高,他的掌控力变强。
    本心里,这就是排球从他的一项学习内容,逐渐变成他心中热爱的真正原因。
    发球哨响,对方要开始发球。
    林幕的精神更加专注,一双透亮的眼睛凝神注视着对面。
    对方发球的球员,以及渝城八中的球员大概情况再次划过他的脑海。
    渝城队上场6人,主力和常规轮换7—10人,即便包括自由人在内,算起来,平均身高也几近达到一米九,除了少数几个1米8几的球员,个个看起来都是人高马大。
    就算比起金陵三中和进才中学也不遑多让。
    而他们的技术特点,也和两队大致相似,战术临机串联稍弱,强攻和一传到位的组织攻大开大合。
    加上少数球员势大力沉的大力跳发,以及身高优势组成的拦网,整体实力不俗。
    不过,从以往几场比赛中不难看出,他们在小范围的挪转和对快球的组织和应变上,比另两队差些。
    谷彬
    因此,他们在用差不多的体系和比自己同比更强的球队比赛时,结果收获的是两场失利。
    当然,渝城八中也有完全不输于对方的地方,那就是成组织的拦网。
    他们的脚步移动不如,但如果有应变时间让他们组成拦网阵型,他们在利用身高把握起跳时机上做的很不错。
    即便在那两场输的比赛,他们也曾屡次将对手的进攻脆拦,一度依靠强大的拦网和对方打的很僵持。
    怎么说呢,他们是输在了进攻和移动上,通俗点,他们战术要更笨拙一些。
    林幕的视线在对方的场地上梭巡,目光一寸寸划过他们身前的球衣号。
    主攻6号,除了稳定、强力的进攻外,不做迅速腾转挪移应变的话,能保证一传,而且,一传手法不错,很稳定。
    副攻7号沉稳犀利,依靠超两米的身高和不俗的弹跳,打高点和拦网高度的掌控中能给对手极大的压力。
    二传1号,看起来年龄不小的一位“老”球员,传球到位率很高,调整传也同样不错,身高同样不矮。
    发球等待时间将近,对方的后排主攻3号开始了动作。
    林幕顷刻间收回了所有思绪,身体的肌肉调动起来,随时准备跑位移动。
    大概6号位中区靠上。
    球出手,林幕瞬间做出判断,顺着球的方向,扭着头看向身后,他的脚步没停,接着向网前移动而去。
    “有!”
    卢伟闷哼一声,斜跨了一步,扑倒在地。
    这个发球的质量挺高,快速有力,卢伟在接球时,球速和方向没有能控制调整好,一传出手,球速依然极快,冲到网前也是偏向了3、4号位之间,一传半到位。
    林幕已经来到网前,他的视线没有离开过球,一传出手后,他同样在观察着队友们的跑位。现在的球离他不远,他完全可以跑一下来做二传组织。
    不过,按照他们的战术,接发球一传到位和半到位,后排二传需要前插来组织。
    当然,战术不是死板的,作为传球二人之一,在前排的人需要关注队友的跑位,接着判断以确定是否能完成他们的既定战术。
    不错!
    林幕后退了一步,因为韩晨的反应很及时,在对方发球后已经在移动,一传出手后,他已经从后场穿插,根据林幕的判断,韩晨完全有时间可以组织。
    韩晨上来了,他半跳着,轻轻垫了下球。
    对方的网前三人的拦网组成已经落定,林幕这边非常受重视,网前两人严阵以待。
    然而,韩晨似乎是习惯性的就把球垫给了林幕。。
    “砰!”
    林幕也不退缩,韩晨传球动作出来时,他已经起跳,腾空后,等到了来球,接着,毫不犹豫的就发力挥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