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质疑-《权宋天下》
第(2/3)页
李德辉有些发怔,他的眼神在商挺与刘秉忠之间游移片刻,便有些不自信起来。
“蜀道险远,大汗亲身涉险,其实不妥。王爷若一意攻宋,一样会将自己处于危险之地。不若留于后方,前线,指派一位勇猛之士,足矣!”
忽必烈眼神继续闪动,他当然不想亲临前线,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没有太大意义。不过,单凭商挺的这个台阶,还是不够!
在刘秉忠鼓励的眼神之下,商挺继续说道:“保州张柔、真定史氏,兵力全出,如今河北完全空虚;东平严氏,同样如此。益都李璮,首鼠两端;东北南京府,更是狼子野心,若是在此时心生叛意,谁来抵挡?
蒙古国王军以席卷天下之势攻掠宋国,然内忧外患,若坝上群蚁,伺机而动。
属下以为,攘外必先安内。攻宋,操之过急,必将反噬己身!”
忽必烈眼光瞟向刘秉忠,刘秉忠却陷入了沉思。
看来,自己的判断是对的。王爷根本就不想打这一战,但是用什么理由退兵,这还真的是个难题!
等不来刘秉忠的反应,忽必烈又看向身边的一个老者。
此人姓杜名瑛字文玉,年已过五十,身长七尺,颌下轻飘的三缕美髯,让他看上去,犹若不食人间烟火的方外高人。
杜瑛霸州信安人,不仅精通老释之学,对医药亦皆洞究。金亡之后,避世于河南缑氏山中。
这人,也是忽必烈南下以来,召见的数十个中原儒士之中,声望最高的一个。
“杜公,何以教我?”
似乎刚从天外神游回来,杜瑛缓缓地张开双目,对着忽必烈略一拱手,说道:
“王者之军,攻伐为上,杀戮为下。
汉唐以来,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
今宋皆蔑之,殆之将亡,兴之在圣主。
王爷当上应天心、下顺人心,选拔贤能、任用将材,如此天下平定,不远矣!”
忽必烈抚掌而叹,“杜先生,儒之大能!”
心里却在摇了摇头,这些大儒,名声在外,却多是一些只会动嘴皮的家伙。真正让他们去推动去实施,没几个能用。
法、兵、食,三事,治国可以,以此平定天下,远远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