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参谋部-《权宋天下》
第(2/3)页
只是东真军的整改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此次南征,东真军伤亡近三成,已经伤及筋骨,要调整势必是做较大动作。
但是幸存的都有军功在身,或升职或挪个位置都不太好处理。一方面是兵源无处可补,当官的一多,下面兵却没了。
另一方面东真军毕竟是归属蒙古国管制,别是赵权,就是大乌泰都没有权力任命百夫长以上长官。
而且蒙古国国制,一向是百夫长既管军又管民,让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爷管管部队也就算了,如果让他们插手民政管理,那南京府显然依旧会是一锅烂粥。
经过几番的探讨,赵权决定成立一个
“参谋部”,其功能类似于
“枢密院”。换个称呼,只是为了降低外界对于改组东真军的敏感反应。
参谋部设置最高长官——总参谋长,赵权以辞职相威胁,终于服大乌泰担任总参谋长。
不过,大乌泰只答应最多任五年期限。总参谋长的权责相当高,南京府超过五百饶军事行动,必须经总参谋长同意后,方可执校并且对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一票否则的权利。
在其之下,由辛邦杰与侍其轴分任参谋长,不分左右,对总参谋长负责。
再下便是诸位参谋组成的参谋部委员会。赵权以参谋身份列居委员会一席,同时被吸收进入委员会的,还有大岩桓、缪风、梁申、李治、李毅症李勇诚、王铠与陈耀。
赵权给参谋部的每一个人,都确定了大致的分工方向。大岩桓负责城防守卫,缪风负责大氏内宅安全及各级官员的侍卫调配,梁申负责所有的后勤军需以及马匹的管理,李治负责军事地图及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李毅中负责军器的打造生产与改进,李勇诚负责对外的军情刺探,王铠负责未来的水军筹建,陈耀负责特别行动组的组建。
当然,这些都还只能是停留于框架之中,大部分的参谋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的事项,到底应该如何去开展,也根本没有人手可以给他们调配使用。
尤其是王铠的水军,连赵权自己到现在为止,都还没见南京府东面的大海。
而陈耀的特别行动组,其实是赵权根本不知道该让陈耀负责什么,而临时随便捏弄的一个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