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手足无措-《权宋天下》
第(2/3)页
辛苦一年,赵权不可能扔下这些将收成的粮食,就这样无偿地捐献给高丽人民。更何况,此去南京府,一千多里的路程,要是没有这些粮食,不用只不干伏击,饿都可以把东真军饿死在半路之上。
稻子本来就种的不多,即便全部带上,也只够五百人一月所食。为了照顾焦急的忽察,赵权只能选择分兵北撤。
当赵权向朔州城外的高丽人,宣布了准备北撤的消息之后,又引发了一个让赵权始料未及的问题。
自东真军开始经营朔州以来,聚集于此的高丽人,虽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但这一年的时间,却是他们大部分人中,这辈子都很难得的受到庇护的一年。他们不需要担心蒙古人的劫掠,不需要供应高丽官府与各路部队沉重负担,更不需要担心山林里四处出没的盗匪。
而且,眼见着在东真军的帮助下,自己竟然还有可能存下粮食。尤其是那些从主家逃离的贱民,更是看到了脱离贱籍、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希望。
南京府也许离他们很遥远,但这种距离并非是触不可及的遥远。结果,一万多的高丽人,竟然有数千想跟随东真军北撤。
这事其实还是跟赵权有关,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总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向高丽人描述他准备在南京府打造的一个理想家园:每个家庭都将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永久土地;每个家庭只要缴纳合理的税负,他们的私人财产都将受到东真军的保护;每个人,无论其出身为贵为贱,是汉人或是女真、高丽、契丹,只要愿意,都将得到东真军最平等的对待。中文网首发
可是,这批在赵权眼里,原本将是他开发南京府最重要的劳动力,如今却可能成为北撤路上,一个最大的累赘。
备受煎熬的忽察,终于等来了大乌泰。三个人商议了一整个晚上,但谁都无法确定,只不干会将伏击的地点设在哪里。
南京府,便是后世的图们市。在朔州和南京府之间,正好横亘着长白山。从朔州北上南京府,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沿长白山以西北上,这条路相对好走,也是东真军南下时的道路。另一条在长白山以东,道路难行,而且路途多出近半。
虽然知道只不干很可以会在长白山以西这条路上设伏,但赵权却只能选择这条路北上。
在赵权不容置疑的提议下,他决定挑选两百东真军,陪忽察一起先行北上。剩下的粮食收割、高丽百姓的处理,以及断后事务,全部交由大乌泰主持。
虽然很担心,但大乌泰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相对忽察来说,他反而更加放心赵权,有赵权陪同,好歹也能给忽察多争取一些顺利北撤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