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大战之初-《大明豪贾》


    第(2/3)页

    张仰力看了看众人,说道。

    众人一听,对视一眼。

    这其实是两种战法的争执,张仰力的战法明显要激进许多,而众人提出的战法确要保守许多。

    但无论是哪种战法,众人信心十足,根本不觉得和也先的大战会有任何失败的可能。

    而在一片争执声中,众人也得到了也先已到的消息。

    于是张仰力与罗定远商议,最后是以张仰力的战法而来,众军至此开始出城列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建虽然比照如今的监军制和后世政委制定立之时,刘建就已经规定军事武官和长史虽平级,但武官和长史出现分歧之时,若是作战分歧以武官为主,若是生活,组织,纪律分歧,以长史为主。

    不过虽然有此规定,但是各军自推行长史,司马,副将,参军等军职至今,有时依然会因为主官和长史分歧而头疼,特别是要是遇到两个极为固执的主官或者其中一个比较强势的主官和长史时。

    不过因为刘建对于军队的长史,参军,参谋,司马等依然采取军职,军衔,各职位也是由军事院校当中毕业的军官当任。

    而且目前各军相对而言也更加团结,故而就算有分歧,最后也都在众人商议之中,消弭于无形。

    何况大多数长史,在出现军事分歧之时,都会支持军事主官,之后全力配合。

    除非在战场上出现不利的变数,否则各军长史,绝不会在军事问题上和主官分庭抗礼。

    虽然刘建开始设置长史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主官的权利,避免一言堂。

    当然除去设置长史以外,和官员一样,军队之中的军官也不是终生制的,最多五年,军官都会进行升级,平调。

    不过如今平调主要还是在巡警军,警备军,海警军中。

    正规军因为人数较少,加上各军多数都是新编,需要大量军官当任。

    故而很多军官主要是升迁而来,而甚少出现平调。

    除非是一些巡警军,警备军加入正规军中。

    比如如今的骑兵师,除去关键和一些高级将官,军官是由原有骑兵营当任外,中低层军官大部分还是巡警军,警备军平调而来,不同的是,这些军官并没有指挥自己原有的军队而已。

    不过这并不会造成如两宋之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窘境。

    毕竟刘建各军都是按照一个模子,一个样式大规模训练,组织而来,纪律严谨,战法独特,各军文化程度也非宋军可比。

    自然各军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也更强,归宿感和士气也更高。

    多方加持下。

    刘建麾下众军,早已远超这个时代。

    而且不可复制。

    就如大明,虽然已经知道了刘建在全民扫盲,在军队文化教育。

    也知道个中好处,可是确并不敢全面推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