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场大火烧得皇甫嵩溃不成军,也险让张燕失去安身之所。 张燕望着被大火焚烧过的城池,兴致缺缺。 准备弃城另觅他处安身。 心高气傲的他依旧不打算投靠刘毅,而是渴望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他相信只要再多方走动、游说附近一带的起义军;再吸收一些流民入伍,要不了多久又能拉起数一支大军。 仍然有和刘毅分庭抗礼,、南北而治的可能。 郑义分析局势,认为目前不应弃城另觅他处安身。 眼下皇甫嵩仅剩一万人马,他们还有接近两万人马。 占着胜利的势头。 人心向齐即使没有守城器械,要守住城池也并非不能。 若选择弃城另觅他处。 整个太行山一带的大小势力,定会认为他们是被皇甫嵩打得抱头鼠窜,连落脚的地都没有了。 两相比较之下,弃城暂时不是明智的选择。 况且眼下皇甫嵩面临不小的压力,并不比他们小。 典韦等人虽然运送战利品返回毅兴城。 然而谁也不能保证刘毅会不会,再次派他们前来攻打皇甫嵩。 若刘毅再派兵前来攻打,皇甫嵩手下大军恐怕离全军覆没不远了。 是以在郑义的分析利弊与劝说之下,张燕决定再坚守一段时间,等待皇甫嵩主动退兵。 为自己挽尊。 …… 却说典韦等人带着众多战马、铠甲、武器等战利品凯旋而归。 毅兴城上下的百姓们自发的、夹道欢迎他们的守护神们凯旋归来。 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刘毅亦是吩咐下人厚备酒席,为典韦等人庆功。 宴会上。 听闻典韦、李大贵等人的汇报,刘毅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本意只是想让他们划划水,意思一下就行。 没想到他们险些将皇甫嵩给杀得全军覆没,还运回了众多战利品。 不过无论怎么说能够大获全胜,狠狠的杀杀皇甫嵩的势头,对他来说也不是件坏事。 皇甫嵩仅剩的那点人马,使得毅兴城所面临的压力几乎微乎其微。 有白起在刘毅打心底就不带怕的,只是他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重心应该放在大力搞发展、训练后备军、推广屯田制、保障民生等方面。 在这个瘟疫、蝗灾、极端天气接连不断的时代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