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诸位以为如何(感谢“不死不灭张牛逼”打赏)-《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第(2/3)页

    在往日此计当为中策。

    奈何眼下我军士气低迷、主力部队损失惨重不宜妄动,故为下策!”

    郑义三策娓娓道来。

    上中下三策诚如他所言,有利有弊,如何取舍全看张燕自己。

    作为下属献策者,郑义最推崇的自然是上策。

    怎奈张燕都不听他把话说完就否定了。

    张燕闻言权衡利弊、陷入沉思。

    求助刘毅不到万不得已之际,绝不考虑。

    固守城池避而不战,待敌粮断不战自乱,符合他们的实情、易于施行。

    断粮之计则能够加速胜利的到来。

    若在以前后两策他完全可以同时施行。

    现在却……

    见张燕迟迟没有说话,郑义忍不住出声道:

    “将军……”

    张燕思绪被拉回现实,有些纠结道:

    “云飞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且先退下,容本将三思后再做定夺。”

    “需要义将上策补充完整否?”

    “暂时不用!先退下吧,本将想一个静静。”

    “喏!”

    郑义无奈告退。

    他明知道张燕抵触刘毅,依旧把联手刘毅之计奉为上策。

    可见他是真心希望张燕能够采纳。

    该说的他都说了,如何取舍就全看张燕自己了……

    在郑义与张燕谈话的同时。

    皇甫嵩领着一万多残兵,与张狂、刘备所部汇合。

    依靠刘备等人大力募兵,眼下兵力达到两万余。

    合计近四万兵马。

    其中主力部队一万五千多人,余下新兵、老弱的战斗力并不算太强。

    这些兵马是皇甫嵩最后的筹码了。

    若再有折损,此番讨贼便只能以失败告终。

    前前后后十万兵马,几乎有半数都之间或间接折在了刘毅手中。

    这让皇甫嵩又恨又叹。

    此子不除,来日必是他们大汉之祸患。

    皇甫嵩有心为国除贼,但眼下已经是不可能了。

    带兵前来讨贼已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朝廷耐心有限,若不能早点做出成绩,刘宏必然怪罪。

    好在前番他们在笙源谷占据有力位置,及时逃往两岸,被洪水卷走的兵马远不及张燕。

    前后损失了的兵马要比张燕少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