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卢植揣度一番,便看出了刘宏的心思。 接声道: “陛下若是担忧国库亏空、朝廷兵力不足无力征讨。 可要求冀州,并州,兖州三州郡县,缴纳粮草援助讨贼部队。 再征多方召郡兵、及招募兵勇,训练士兵、整点武器。 集冀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力足矣讨贼。 若真无法镇压,再行招安之事不迟。 大棒加甜枣非但能表面我们朝廷的立场,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陛下乃恩威并施之明君……” 卢植苦口婆心,据理力争。 直说得那些主张招安之法的重臣,最后缄口不言,不再与他争执。 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绝非浪得虚名。 众人最后都被他说服。 而卢植所言正合刘宏心意。 集冀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力讨贼,让他们出兵出粮出钱。 这样他即使要出钱也可以少出很多,又可以杀杀贼寇们的势头。 征讨能成功则体现出朝廷军威,征讨不成也能震慑群贼、通过招安体现朝廷气量。 总比不作为而威严尽失来得好。 左右一想,反正不亏。 刘宏当下便有了计较。 他对着在座的诸位文武百官开口询问道: “卢尚书所言甚是。 诸位爱卿以为何人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何人领兵讨贼? 在座的文武百官,环顾四周想要找出一个合适领兵人选。 半晌过去了。 均没有个合适人选。 贼寇数量众多,非有领兵经验丰富者不能胜任。 汉末三大名将。 皇甫嵩被撤职问罪。 朱儁丧母离职回家守丧。 卢植前番征讨黄巾贼反遭下狱,他这个当事人没开口,众人只能将目光望向他,想看他作何计较。 卢植看了眼众人,对刘宏说道: “臣以为皇甫义真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皇甫嵩? 听到卢植提名皇甫嵩。 无论是刘宏还是百官都愣了片刻。 皇甫嵩前头刚平叛不利被撤职问罪,现在卢植又举荐他。 让一个讨贼不利的人去讨贼? 这不仅是自相矛盾的问题,而是在打刘宏自己的脸。 有罪之人安能担当此重任? 刘宏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脸色略微有些难看,沉声道: “诸位爱卿以为还有何人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