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恰好黄巾起义阻断了他们的生意,有心结识刘备的哥俩。 便将余下的良马数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一并赠送刘备。 待黄巾起义被镇压。 各地安定。 两人便再次往返北边贩马,同时经营镔铁。 先前并州至冀州路途相对安全。 不巧的是黄巾被镇压了,但汉灵帝增加税赋。 使饱受战火之苦冀州百姓不堪税赋,躲入太行山中当起了贼寇。 让他们行商风险增加了不少。 二人寻见刘备请求借士卒护卫一程。 刘备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二人请求。 让张飞征召散回乡里的弟兄,借精锐士卒一百与他俩。 见刘备如此爽快。 苏双二人十分感动。 当即承诺将此次众多马匹与镔铁,赠予刘备一部分以示感激。 亦有进一步结交之意。 刘备虽然只得了一个安喜县尉,但二人依旧认为刘备只是时运不济。 并非是他能力问题,他们依旧认为刘备乃是金鳞。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从刘备处借来士卒护卫商队。 苏双二人这才敢运送镔铁和马匹,从太行山这一带经过。 他们这批的货物质量都很不错。 镔铁质量上乘不说。 所贩卖的马匹更是不乏上等好马。 有乌桓马、鲜卑马等宝马良驹。 这些马耐疲劳,不畏寒冷,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每一匹都极为粗壮,体能充沛,反应迅速。 它们不仅可以代步。 最重要的是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勇猛,是颇受欢迎的战马品种之一。 不过这些马的货源不好拿。 一般的部落不会轻易,把这些好马拿出来卖的。 而是将多数劣马混在好马之中共同贩卖,滥竽充数。 贩马者若不小心走眼,就要承受相应的损失。 所以很多中原的商贩,大多数会选择买价格低廉些的夫余马。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损失,提高利润。 苏双二人常年贩卖马匹,挑选良马的经验相对丰富。 不过他们主要贩卖对象还是夫余马。 它们体型偏矮,但体能比之乌桓马等良种马,毫不逊色。 而且耐力强,对饲料要求低,适应能力顶级。 可以作战马,也可以拉车、犁地。 即使不想要了,转手还能卖个好价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