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曾学过两手,但是没有什么耐心就放弃了。 虽然过去了好些年,但基本的手法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一卷毛线,两根竹子制作的长签子做织针。 不是有手就行? 闲来无事。 刘毅命下人们将一些羊毛进行一系列加工。 将得到的干净的羊毛反复加捻,线条越来越细,越来越结实。 最后通过并线将线条合股成毛线。 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是刘毅觉得已经勉强能用了。 他命人将粗毛线卷绕。 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将手里的粗毛线笨手笨脚的绕来绕去,终于绕出了手感。 不过他依旧没有耐心。 织毛衣这活还真不是有手就行,还得坐的住。 而且关键几处针法他有些遗忘,怕是编织出来的毛衣也是十分的寒碜,没人敢穿。 大老爷们编不出毛衣不丢人! 他只好这番安慰自己,而后十分干脆喊来许多手活出色的女工。 将心中的想法说与她们细听。 这些女工们听说是用这些粗线条编织衣服,用来裹在身上御寒。 纷纷觉得有些天方夜谭,太过想当然。 如果和他们说这话的不是刘毅,她们绝对以为对方是疯子。 但刘毅不同,她们对刘毅还是十分信服的。 在刘毅之前她们也不相信,有能够便捷抽水灌溉农田的水车。 不少人对刘毅几乎达到崇拜的地步。 所以她们非常认真的倾听,认真的学习针法。 在刘毅的耐心讲解帮助下,这些手活本就很好的女工,很快就上手了。 在几处关键部位的针法处,刘毅记不清怎么编,但是他大体思路方向还是懂的。 这些女工通过刘毅的思路,集体商讨、不断尝试,费了一番心神。 终于还是攻克了难关。 在她们所有人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城中的第一件手编毛衣终于诞生。 样子比之刘毅后世所见到的样子,已经相去不远。 虽然没有染色,但是看起来依旧十分耐看。 朴实无华,但胜在耐用。 日后只要加以改进完善,提升材料的品质和改进针法。 一定能够编织出暖和、实用又好看的手编毛衣。 让部分有条件的百姓,能够穿上好衣服的同时,又能能够让张凌的商行中多一款商品。 这事等张凌回来,就可以让他着手去研究安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