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屯田制由来已久,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备起来的,是历史发展的的凝聚物。 众人心中很清楚,军粮就是一切行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也是他们现在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听完白起的分析,刘毅陷入沉思。 军屯确实不可避免的使士兵战斗力出现下滑。 但他们的兵民比,接近1比1也着实夸张。”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有计较: “我意先民后兵,化兵为民,以民促兵,兵农合一。 前期我们以民屯为主、军屯为辅的策略,军民一起生产和发展。 让士卒深入百姓中去协助他们完成屯田,这样我们收粮的时候他们抵触心理会降低很多。 有助于让百姓的心朝着我们靠拢。” 民屯为主、军屯为辅? 听完刘毅的解释,众人觉得还是具有可行性的。 山谷土地肥沃,许多荒芜的农田可以开垦。 军民一同屯田可以在短期内开垦农田,使得农业能够尽早恢复生产,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军民齐心,假以时日必当仓禀皆满。 经过一番商议后。 任命裴元绍、周仓、廖化、李大贵几人负责相关事宜。 众人分工合作。 为百姓建造房屋、分发土地、赠予必要粮食、农具、租借耕牛。 屯田制在慢慢施行的同时。 刘毅又令白起、张曼成从军民中,挑选青壮,组织修建道路,修缮加固建筑、进一步扩建小城。 为了提高积极性和效率,刘毅将五百贯五铢钱交付给张凌。 除了必要储备外,一部分用于采购各项所需物品,一小部分奖励给参与建造小城的军民。 如此一来。 尤其是参与建设的百姓,热情高涨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不但能填饱肚子,还能得到些许工钱。 虽然很少,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经历黄巾起义的战乱,他们对于当前安定的生活倍加珍惜。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 至此军民一心、浩浩荡荡的投身建设的潮流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