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急不在一时。 刘毅将自己的思路重新捋了一遍。 决定带军前往黑山。 可眼下还有个头疼的问题等着他解决。 那就是宛城百姓要如何处置? 放在以前他顾虑还没这么大。 可宛城百姓因为屠城的谣言,帮他们守过城。 一旦他撤军离去,待秦颉大军重新占领宛城,这群百姓性命堪忧。 秦颉拿他们首级充当军功,给朝廷做交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宛城百姓帮助贼寇守城是事实。 视同谋反,杀之有理。 而且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皇甫嵩坑杀数十万无辜百姓做京观。 董卓残暴纵容手下肆意屠杀百姓,取其首级当军功。 曹操征吕布屠彭城、伐袁尚屠邺城、攻乌桓屠柳城…… 刘毅明白成大事者要不拘小节。 数万百姓是为自己的命运才奋起抵抗。 可过河拆桥就此抛弃他们,于情于理皆是不义! 然则,这数万百姓又当如何处置? 全带走难度系数太大! 落草为寇还是打猎为生?亦或是远走他乡做流民? ……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刘毅脑中一一闪过,奈何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最终他还是决定学刘备携民渡江,携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大事必以人为本,仁义也好,假仁假义也罢。 民心不可失! 心中有了计较,刘毅便召集张曼成等人前来商议。 啥? 携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又发哪门子疯? 听完刘毅要带百姓同往的想法,张曼成等人觉得实在是荒唐了! 刘毅想的太理所当然,这事断不可为之! 对于妇人之仁的刘毅,张曼城急声劝说道: “此去黑山路途遥远,百姓人数众多十分不便,若秦颉兵至何以拒之?还请大师兄三思啊!” 张曼成向来很听刘毅的话,可谓言听计从。 唯独这件事他不得不提出反对意见。 路途太遥远,一路上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带上他们风险太大。 甚是很多老弱在半途中可能就此丧命。 他怎么想都觉得刘毅这做法非明智之举。 众人也都纷纷反对。 唯有郭嘉沉默不作声。 他很少参与刘毅等人的商讨,也不会为他们出谋划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