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第421章 案件始末六-《吾家上仙是只鸟》


    第(2/3)页

    想起赍志而没的书生仲举,木忆荣不禁规劝陶大胜不要轻言放弃,应该积极入世,以一己之力,一点点的改变官场之风,为百姓谋福。

    若是陶大胜愿意,他可以举荐陶大胜到大理寺当差。

    陶大胜摇头,婉拒了木忆荣好心的邀请,道他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像木忆荣一般意志坚定,始终如一的尽职尽责的做事儿。

    官场的诱惑太大,他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像滕宣那般,经不住诱惑,踏错一步。

    只要踏错一步,他这一辈子,必将走上一条不归路。

    即使侥幸享受了荣华富贵,也必将遗臭万年!

    对陶大胜惺惺相惜的木忆荣,思量了许久,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告诉陶大胜,大皇子是个宅心仁厚,敢于揭露弊端,愿为百姓谋取福利的人。

    他现在正在网络一些优秀的人才,劝陶大胜可以试试走这一条路,将来与大皇子一起,也可不违背本心的舒展自己的抱负,为燕周做出一番流传千古的贡献。

    闻此言的陶大胜迟疑了片刻,还是感激的拒绝了木忆荣的好意,他十分有自知之明的表示,就他这种个性,很容易就被别人拿来当枪使,而他还毫无知觉,实在不适合在波云诡谲的官场做事儿。

    言尽于此,木忆荣不再相劝,询问陶大胜可有回乡的盘缠?

    陶大胜点头,拱手朝木忆荣与瑞草深施一礼,表示若是没有二人如此神速的侦破此案,他还不知要在大牢里面遭多久的罪。

    此等恩情,他没齿难忘,归乡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定为身处上京城的二人上一炷香,祝祷二人平安顺遂。

    木忆荣十分惋惜的拍了拍陶大胜肩头,叮嘱他回去好好过日子,不好再冲动行事儿。

    还有,若是他有朝一日,觉得当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时,随时可来上京城大理寺报道。

    再次表示了感谢的陶大胜,头也不回的讫去,坚定的背影,仿佛对热闹喧哗又繁荣的上京城,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