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大皇子欲上书侠盗竹君之功绩,替其讨赏,这可吓坏了不少人。 不肯出钱赈济灾民,反而被侠盗竹君将府上金银窃走,这件事就够丢脸的了。 若是再传到当今圣上耳中,不知有多少人要为这些来历不明的失窃银两丢了头上的乌纱帽。 大皇子阵营的人,也是觉得大皇子这番作为十分不妥,若是被人拿他与侠盗竹君说事儿,诬陷他勾结匪类,那大皇子这段儿时间劳心劳力,因赈济灾民博得的好名声,可能就付之一炬,功亏一篑了。 于是不少人,拜托善言辞的十九亲王去规劝大皇子,既然得到了赈济款,就不要多此一举,无事生非。 若是被当今圣上知晓,大皇子用盗贼的钱赈济灾民,肯定也会苛责大皇子。 十九亲王觉得这些人说的没有错,赈济灾民虽然是好事儿,但牵扯到窃贼,事情就会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但他表示,自己与大皇子只是泛泛之交,恐怕即使自己把话说得十分清楚,但大皇子不一定会听。 不如拜托与大皇子交好的朱大将军出面,此事儿必成! 所有人都觉得十九亲王此话言之有理,纷纷备上厚礼前往朱大将军府上,恳请其出面说服大皇子,多少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 朱大将军十分爽快的就同意了,道他也正有此意,觉得江湖匪类虽有此善举,值得被褒奖称赞。 但他们的银钱乃是非法所得,捐出来赈济灾民,也只算是低消了他们的罪行,不应再追加褒奖。 于是,朱大将军前往大皇子府上拜会,二人寒暄了一阵子之后,朱大将军问大皇子,那捐赠赈济款的侠盗竹君,在捐赠银两时,可有拜托大皇子向陛下讨要封赏? 大皇子摇头,朱大将军道侠盗竹君所做之事儿,触及王法,而大皇子却要替其向当今圣上讨赏,可能反倒引起圣上的不快,令竹君一伙儿陷入到危难之中。 且此事儿,对大皇子也没有任何好处,弄不好,反倒被人冤枉与侠盗竹君勾结,规劝大皇子最好打消这个念头。 大皇子道身正不怕影子歪,肯为百姓做事儿谋福利的人,不管是什么人,都值得被称赞。 “也许,侠盗竹君并不想要大皇子的称赞。他只是想要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儿,并不想追逐名利。” 朱大将军这话发人深省,大皇子思忖了一下,道是他唐突狭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