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左边的水稻还是右边的水稻,哪种好? 等到打工仔的五百亩水稻田收割时自见分晓。 自玉米南瓜成熟后,打工仔们就结束了食不果腹的日子,他们租用的飞鱼村土地,一亩能让一个人每天吃到饱。 打工仔们吃饱饭,就有力气打工,飞鱼村城墙的建设速度一下子提了上来,估摸着寒冬到来之前就能竣工。 这天是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也是打工仔们的水稻收割的日子,潘达特意给打工仔们放了假,让他们去收割稻谷。 上万人去收割五百亩水稻,每亩田里有二十多人忙碌,才半个小时不到,打工仔们就用竹篓背着稻谷排队去借用飞鱼村的晒谷场。 马拉松带着几个村民在晒谷场前给打工仔的稻谷称重,他们并不羡慕打工仔们即将有香喷喷的米饭吃,而自己还要等到天气变凉才有得吃。 他们今天期待的是另一种美味的食物。 “你的不是一号田的,你过来干嘛,滚过那边去!” 美花在晒谷场边大声呵斥着,她得分好要称重的大熊给标记的一号田的稻谷。 很快,马拉松就把称重的结果报给了潘达: “先生,称好了,打工仔们的水稻田亩产四百公斤左右。” 四百公斤,放在潘达前世时算是遇到天灾减产的收成,但放在这只有人粪作为肥料的蛮荒时代,可算是大丰收。 这都快赶上飞鱼村的水稻产量了! 去年飞鱼村水稻产量是亩产一千公斤,打工仔的亩产四百公斤,怎么能说快赶上了? 现在是夏季,打工仔的水稻能种两季! 想到飞鱼村土地的特殊因素,潘达就有一点点担心救助过的一百个部落的水稻收成。 也懒得管那么多,总不能把所有人都叫来飞鱼村种田,这一万多打工仔他都嫌烦。 打工仔主管美花的脸上又挂着丰收的喜悦来跟潘达汇报: “大熊,我们的水稻,收了很多很多,能吃到天气变凉。” 潘达摇摇头:“你们只能吃十几天。” “十几天?” 美花只是稍稍疑惑了一下,聪明的她很快就明白过来,说道: “除了刚种下去的玉米地,南瓜地可以用来改成水田。” 潘达满意地点点头,心说:要是飞鱼村能有多几个你这种聪明人的话,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打工仔们在忙着收稻谷,飞鱼村的村民们也在忙碌着,他们推着车背着竹筐,跟在一百个全身黑甲的战士身后朝河边走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