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41章 -240- 舆论压力 如是报警后,光头男最后看了眼淡定站在原地的赤井秀一,接着慌张的转身逃跑,一溜烟从安全楼梯跑到商务楼外。 等跑到一条无人的小巷中时,他才神色瞬间一变,收起惊慌失措的表情,拨通一个电话,毕恭毕敬道: “毒岛姐,已经按您吩咐的去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几秒后,听筒里响起沉稳的女声—— “听好了,嫌疑人的身份是fbi。” “你把fbi入室杀人的消息,用最快速度散播出去,无论用什么手段……总之要想办法让群众聚在商务楼底下。” “之后让我们的人混进去,带动节奏,制造纠纷,丑化fbi的形象。” “接着再录一些误导性质强的视频,最好是fbi违抗警方,出手打人之类的视频,剪辑剪辑散布到网上,没有也无所谓……” “尽可能的让fbi引起市民众怒,拖延警方和fbi的时间,懂了吗?这是白川先生的意思。” 毒岛在电话中认真的下令。 光头男听完,恭敬的应答“我知道了”,之后挂断电话,着手开始准备。 这种任务说简单不简单,但说难也不算难。 泥参会别的都还好,就是在人数方面,从来没输过。 像这种以人数取胜的战术,对他们的帮派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大型的蛟,最终会困死在浅滩。 人海舆论战术看似老套,实则在面对任何明面上的势力,都有奇效。 就像是在网络上,那些博主再怎么厉害,都会被喷子和节奏狗整破防一样。 舆论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不可小觑。 于是。 在一个帮派的暗箱操作中。 十多分钟后,当警察满头大汗赶到现场时,商务楼的楼下,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 “哎,你知道吗?” “fbi,好像是国外的什么搜查组织是吧?” “是吧,怎么了?” “听说有个探员……在这栋商务楼里行凶杀人。” “差不多只有三十岁。” “据说是一刀刺死了上午劫持运钞车的银行抢匪,有人看到他站在尸体前自言自语。” “这算什么,有人说他把尸体的眼睛挖出来了,是个疯子。” “告诉你,我还看见那个探员扛着狙击枪下楼。” “我的天,fbi为什么要在东京做这种事?” “或许他是个隐性的杀人魔。” “放任国外的探员在本土杀人?东京警视厅都是干什么吃的?饭桶吗?” “嘘,小声点兄弟,警察已经赶到现场了。” 群众七嘴八舌的讨论,越讨论越离谱。 指责之余,连探员杀人的过程,也被逐渐夸大起来。 传到人们耳朵里的内容,经过几个版本的改动,与真相大相径庭。 第(1/3)页